破解微塑料检测难题!拉曼技术248.6nmDeep-UV 方案让炭黑塑料无所遁形

微塑料污染,早已不是 “环境小众话题”—— 每年至少 1400 万吨塑料涌入自然环境,在 UV 光、机械作用下裂解为≤5mm 的微塑料(MPs),渗透进河流、土壤,甚至进入人体食物链。然而,世界卫生组织(WHO)指出,当前微塑料检测仍面临两大核心痛点:缺乏国际统一标准方法,且传统技术难以兼顾 “精准识别” 与 “检测效率”(如 FTIR 难测

近日,《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》刊登的一项研究,为微塑料检测提供了 “技术全景图”,其中拉曼光谱技术的优化应用,更是为行业带来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—— 从有色塑料到含炭黑的黑色塑料,从慢速 mapping 到快速筛查,拉曼技术正在重新定义微塑料检测的 “精度与速度”。

有色/炭黑塑料难识别?拉曼波长选对是关键

环境中的微塑料并非 “清一色”—— 消费后塑料常含色素、荧光添加剂,尤其是炭黑塑料(广泛用于 UV 防护、性能增强),一直是检测 “老大难”:传统 532nm 绿色激光易受荧光干扰,785nm 红色激光虽能应对多数有色塑料,却对炭黑颗粒束手无策。

图片1.png 

研究团队针对 67 个有色塑料颗粒(含炭黑、蓝色、棕色等),测试了三种拉曼激发波长的表现,结果令人瞩目:

 

d09ac10b-7228-4722-aaf0-d58bbf7ef4f1.png

 

 

Deep-UV 拉曼的突破之处在于:色素的荧光发射波长多 > 270nm,而 248.6nm 激发的拉曼信号可完全规避这一干扰;更重要的是,它能一次性覆盖 “指纹区”(700-1800cm⁻¹,聚合物特征峰)与 “C-H 伸缩区”(2600-3200cm⁻¹),即使炭黑导致部分信号噪声,仍能通过特征峰匹配确认聚合物类型(如 PP、PE)。

 

效率革命:从 5 小时到 22 秒!SRS 拉曼开启快速筛查模式

传统自发拉曼 mapping 效率低下 —— 研究中,仅 10000 像素的小区域检测就需 5 小时,难以满足批量环境样品(如河流悬浮物、沉积物)的检测需求。

而受激拉曼散射(SRS)技术的出现,直接将效率提升了 “数个数量级”:

22 秒即可完成 1024×1024 像素扫描(覆盖 331.8μm×331.8μm 区域);

虽需多 z 高度扫描(适配不同尺寸颗粒)和多波数设置(识别聚合物),但整体速度仍比自发拉曼快 2-3 个数量级,特别适合环境样品的 “快速批量筛查”。

 1:Z-聚焦对MPs的SRS检测的影响,用不同只寸的参考PE颗粒进行测试。上行:不同深度的PE颗粒的明亮场图像,与下行相对应。下行:在1294cm-1(935.4nm)不同深度对PE颗粒进行SRS分析的灰度图像。数据处理:SRS图像被增强,亮度增加40%,对比度增加,以提高可见性。粒子的估计大小:1:170微米,2:100微米,375微米,4:10微米。帧尺寸:331.8微米,331.8um(x,y),0.32微米像素大小。扫描时间:22.45秒。扫描时间:100微米。

 

实战方案:荧光预筛 + 拉曼确认,环境样品检测效率翻倍

研究还提出了一套 “强强联合” 的检测流程:尼罗红荧光预筛选 + 拉曼点测,完美平衡 “效率” 与 “精度”:

预筛选:用优化的尼罗红染色方案(2.5ppm 浓度、0.25% 丙酮水、15 分钟染色),通过荧光显微镜快速定位微塑料,并基于 “荧光指数(FI)” 粗分为极性(FI1.66,如 PE、PP);

 

2:尼罗河红染色后的荧光颜色作为聚合物极性的指示剂。左图:PA(A)、PET(B)、PMMA(C)、PS(D)、PE(E)和PP(F)的荧光显微镜图像概览,这些材料在2.5ppm尼罗红溶液中染色1小时后拍摄(dexc.=450-490nm,^em.=LP>515nm)。PE和PP的测量使用了较短的曝光时间以避免饱和。右图显示了聚合物极性(以接触角表示)对荧光指数的影[31].PAD(■),PET(♥),PMMA(△),PS(◊),PE(○)和PP(★).误差条:标准差(n=9)。标尺:250微米。

精准确认:针对荧光定位的颗粒,用 785nm 拉曼(多数样品)或 Deep-UV 拉曼(含炭黑样品)进行点测,确认聚合物类型,排除有机杂质假阳性。

 

3:荧光显微镜图像,显示尼罗红染色悬浮物质样本中检测到的微颗粒物(dexe.=450-490 nm和2em.=LP>515nm)。A.球形颗粒(曝光时间=20毫秒),其拉曼光谱在A2中以黄色显示,并附有PS参考光谱(紫色,曝光时间1秒,3次累积,100%LP)。B.不规则颗粒(曝光时间=20毫秒),其拉曼光谱B2中以黄色显示,并附有PE参考光谱(紫色,曝光时间1秒,3次累积,100 %LP)。拉曼光谱已归一化,并进行了垂直偏移以增强清晰度。 比例尺:100微米。

 

 

4:使用深紫外拉曼光谱法对粉色粒子编号46(1)和黑色粒子编号67(2)进行识别。PE(粉色)和PP(蓝色)的参考光谱以及粒子的光谱(黑色)。A.从350至3200 cm-1的总光谱。B.从700至1800cm-1的指纹区。C.从2600至3200cm-1C-H伸缩区。

这套流程不仅避免了 “无差别拉曼 mapping” 的耗时,更通过 “预筛-确认” 的组合,将环境样品(如莱茵河悬浮物)的检测效率提升 3 倍以上。

 

我们的解决方案:让前沿拉曼技术落地环境检测

基于这项最新研究成果,我们的拉曼仪器已实现 “全场景适配”,为环境监测机构、科研单位提供定制化方案:

1. 炭黑塑料专项方案:Deep-UV 拉曼显微镜

配置 248.6nm NeCu 激光,专为含炭黑、高荧光添加剂的塑料设计;

单次扫描覆盖 350-3200cm⁻¹ 全波数,无需多次调谐,满足 PP、PE、PET 等常见聚合物的精准识别。

2. 批量样品快速方案:785nm 拉曼 + 荧光整合系统

集成 785nm 红色激光(低荧光干扰)与蓝光荧光模块(尼罗红染色检测),实现 “预筛-确认” 一站式操作;

自动化软件支持颗粒定位、光谱匹配、数据导出,减少人工干预,适合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日常分析。

3. 科研深度方案:SRS 拉曼成像系统

基于 1064nm Stokes 光+532nm 泵浦光设计,22秒完成高分辨率成像;

支持多Z高度扫描、多波数 multiplexing,满足微塑料尺寸分布、聚合物类型的快速统计分析。

 

结语:以技术之力,守护无 “塑” 环境

微塑料检测的进步,离不开 “从实验室到现场” 的技术转化。这项发表于国际顶刊的研究,不仅验证了拉曼技术在微塑料检测中的核心价值,更为行业提供了可落地的 “技术路线图”。

如果您正在面临有色塑料、炭黑塑料的识别难题,或希望提升批量样品的检测效率,欢迎联系我们 —— 我们将为您提供专属解决方案,附赠完整研究文献(2024《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》原文),与您一同推动环境微塑料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!

参考文献:

Optimization of sample preparation, fluorescence-and Raman techniques for environmental microplastics[J].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: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, 319, Article 124537.  DOI:10.1016/j.saa.2024.124537

 

 

仪器推荐:

 

TeachRam FIB785一体化显微拉曼光谱仪由贝拓科学自主研发设计生产,是整体化设计的785nm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,结合了显微镜及拉曼光谱仪两者的优点,同时克服了光纤耦合光损失过大的问题,利用高性能小型光谱仪就可以获得高灵敏度。仪器具备对微小区域实时成像及拉曼光谱采集的能力,一体化的设计为显微拉曼系统提供了优秀的灵敏度及稳定性,是一款可以满足分析及科研所用的高性能、操作简易、便携式的高性价比显微拉曼光谱仪。